CDN与IDC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cdn与idc的区别)


CDN与IDC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关于CDN与IDC的区别)

CDN与IDC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内容分发网络(CDN)和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作用愈加凸显。
在信息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两者的功能差异及其发展趋势日渐明朗。
特别是在推动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DN与IDC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CDN与IDC的区别,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二、CDN与IDC的基本概述和区别

CDN(内容分发网络)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都是互联网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职责和功能存在一些差异。

1. CDN的基本概述及功能

CDN是一种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服务器节点来优化数据传输的服务。
它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内容的快速分发,确保用户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所需的数据或内容。
CDN通过智能路由技术,将用户请求重定向到最近的服务器节点,从而加快内容的加载速度。

2. IDC的基本概述及功能

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主要负责提供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它是支撑各类互联网应用和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
IDC提供的是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服务器托管、存储空间、网络设施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3. CDN与IDC的主要区别

CDN和ID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服务内容和目标不同。
CDN主要关注内容的快速分发和用户访问体验的优化,而IDC则侧重于提供大规模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
CDN更多地涉及网络层面,而IDC更多地涉及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层面。

三、CDN与IDC的发展趋势

1. CDN的发展趋势

随着在线视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CDN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未来的CDN将趋向于更加智能化、动态化和自动化。
智能路由和缓存技术将进一步优化CDN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流量的波动和变化。
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CDN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2. IDC的发展趋势

IDC的发展将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和云计算的趋势展开。
未来,IDC将更加注重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管理,以满足企业对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同时,为了应对数字业务的快速发展,IDC还将致力于提升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IDC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CDN与IDC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

1. 提升用户体验和优化业务性能

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DN通过优化内容的分发和加速数据的传输,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无论是在线视频、游戏还是其他互联网应用,CDN都能确保用户能够快速访问和获取所需内容,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IDC提供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业务性能的持续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促进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发展

CDN和IDC的发展紧密关联着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发展。
CDN的优化能力为云计算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支持,使得云服务能够更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IDC作为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为边缘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两者共同促进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五、结论

CDN与IDC虽然都是互联网基础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的功能和服务内容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DN和IDC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着互联网的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CDN与IDC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朝着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云计算未来几年的发展怎么样?

202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3100亿元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行业发展迅速。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均在30%以上,呈高速增长态势。 202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云计算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增速56.7%。 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102亿元,增速48.4%。

公有云占比接近60%

从细分市场来看,公有云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我国公有云市场占比最高,达59.7%。

我国IaaS市场最为成熟

从公有云细分市场来看,与全球发展现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云计算以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的发展最成熟。 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895亿元,占公有云市场规模比重达70.09%,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持续攀高。 同时,参考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我国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279亿元,占比21.85%。 2021年,我国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占比22.82%,IaaS占比62.14%。

阿里云市场份额最高

中国云计算产业各领域主要领先厂商主要如下:

从厂商市场份额来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网络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注:截至2022年6月,中国信通院尚未发布2021年数据。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预测一下云计算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企业:东软集团()、中兴通讯()、中国电信()、网宿科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用友网络()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中国细分云计算市场规模、

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2007年以来,中国云计算的发展先后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市场引入阶段,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在中国出现,客户对云计算认知度较低;第二阶段为成长阶段,用户对云计算已经比较了解,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踏入这个行业;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个时候云计算厂商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厂商们开始从更加成熟优秀的解决方案入手,SaaS模式的应用逐渐成为主流;第四个阶段是高速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云计算市场整体规模偏小,落后全球云计算市场3至5年,且从细分领域来看,国内SaaS市场仍缺乏行业领军企业。

2020年市场规模超1800亿元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保持了逐年较快增长,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922.5亿元,增速34%,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047.7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32.74%。

2020年华为云排名私有云运营商第一位

在私有云市场方面,202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874.8亿元,较2019年增长35.59%,私有云提供商有望在云计算市场持续高速发展进程中持续受益。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私有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华为云、紫光云等企业在安全性、可控性方面的表现较为优异。

公有云厂商中阿里云占比最高

厂商市场份额方面。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网络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IaaS为公有云最大分支模块

目前,国内的云计算应用主要是企业计算市场,这里面又分为大企业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 大企业客户目前的主要业务是对已有服务器系统的升级,如IBM给中化集团实施的云计算平台,属于企业私有云的建设;中小企业客户则主要是寻求IaaS、PaaS和SaaS服务,其主要目的是节省成本。 市场格局上,大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IBM、HP等主导,一些系统集成商也涉足其中,如客户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与IT服务提供商神州数码战略合作签约开辟云计算领域;中小企业的IaaS市场主要由原来涉足IDC和CDN的厂商主导,如世纪互联。

以公有云市场为例,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681亿元,占中国公有云总体市场的65%,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3个百分点,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104.8亿元,占比相比2019年提升1个百分点,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261.9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47%,增速稍有减缓。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什么是CDN技术?

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 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实际上,内容分发布网络(CDN)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构建方式,它是为能在传统的IP网发布宽带丰富媒体而特别优化的网络覆盖层;而从广义的角度, CDN代表了一种基于质量与秩序的网络服务模式。 简单地说,内容发布网(CDN)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包括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4个要件,而内容管理和全局的网络流量管理(Traffic Management)是CDN的核心所在。 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CDN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 总的来说,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也称作代理缓存(Surrogate),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跳”(Single Hop)之遥。 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通常位于CDN服务提供商的数据中心)的一个透明镜像。 这样的架构使得CDN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而这些用户是不能容忍请求响应时间有任何延迟的。 据统计,采用CDN技术,能处理整个网站页面的 70%~Array5%的内容访问量,减轻服务器的压力,提升了网站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与目前现有的内容发布模式相比较,CDN强调了网络在内容发布中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主动的内容管理层的和全局负载均衡,CDN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的内容发布模式。 在传统的内容发布模式中,内容的发布由ICP的应用服务器完成,而网络只表现为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通道,这种透明性表现在网络的质量保证仅仅停留在数据包的层面,而不能根据内容对象的不同区分服务质量。 此外,由于IP网的”尽力而为”的特性使得其质量保证是依靠在用户和应用服务器之间端到端地提供充分的、远大于实际所需的带宽通量来实现的。 在这样的内容发布模式下,不仅大量宝贵的骨干带宽被占用,同时ICP的应用服务器的负载也变得非常重,而且不可预计。 当发生一些热点事件和出现浪涌流量时,会产生局部热点效应,从而使应用服务器过载退出服务。 这种基于中心的应用服务器的内容发布模式的另外一个缺陷在于个性化服务的缺失和对宽带服务价值链的扭曲,内容提供商承担了他们不该干也干不好的内容发布服务。 纵观整个宽带服务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用户位于整个价值链的两端,中间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其串接起来。 随着互联网工业的成熟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在这条价值链上的角色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细分。 比如内容/应用的运营商、托管服务提供商、骨干网络服务提供商、接入服务提供商等等。 在这一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角色都要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才能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带来多赢的局面。 从内容与网络的结合模式上看,内容的发布已经走过了ICP的内容(应用)服务器和IDC这两个阶段。 IDC的热潮也催生了托管服务提供商这一角色。 但是,IDC并不能解决内容的有效发布问题。 内容位于网络的中心并不能解决骨干带宽的占用和建立IP网络上的流量秩序。 因此将内容推到网络的边缘,为用户提供就近性的边缘服务,从而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整个网络上的访问秩序就成了一种显而易见的选择。 而这就是内容发布网(CDN)服务模式。 CDN的建立解决了困扰内容运营商的内容”集中与分散”的两难选择,无疑对于构建良好的互联网价值链是有价值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最优网站加速服务。 CDN的应用 目前的CDN服务主要应用于证券、金融保险、ISP、ICP、网上交易、门户网站、大中型公司、网络教学等领域。 另外在行业专网、互联网中都可以用到,甚至可以对局域网进行网络优化。 利用CDN,这些网站无需投资昂贵的各类服务器、设立分站点,特别是流媒体信息的广泛应用、远程教学课件等消耗带宽资源多的媒体信息,应用CDN网络,把内容复制到网络的最边缘,使内容请求点和交付点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从而促进Web站点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CDN 网络的建设主要有企业建设的CDN网络,为企业服务;IDC的CDN网络,主要服务于IDC和增值服务;网络运营上主建的CDN网络,主要提供内容推送服务;CDN网络服务商,专门建设的CDN用于做服务,用户通过与CDN机构进行合作,CDN负责信息传递工作,保证信息正常传输,维护传送网络,而网站只需要内容维护,不再需要考虑流量问题。 CDN能够为网络的快速、安全、稳定、可扩展等方面提供保障。 IDC建立CDN网络,IDC运营商一般需要有分布各地的多个IDC中心,服务对象是托管在IDC中心的客户,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投资较少,容易建设。 例如某IDC全国有10个机房,加入IDC的CDN网络,托管在一个节点的Web服务器,相当于有了10个镜像服务器,就近供客户访问。 宽带城域网,域内网络速度很快,出城带宽一般就会瓶颈,为了体现城域网的高速体验,解决方案就是将Internet网上内容高速缓存到本地,将Cache部署在城域网各POP点上,这样形成高效有序的网络,用户仅一跳就能访问大部分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加速所有网站CDN的应用。 CDN的技术原理 在描述CDN的实现原理,让我们先看传统的未加缓存服务的访问过程,以便了解CDN缓存访问方式与未加缓存访问方式的差别:由上图可见,用户访问未使用CDN缓存网站的过程为: 用户向浏览器提供要访问的域名;浏览器调用域名解析函数库对域名进行解析,以得到此域名对应的IP地址;浏览器使用所得到的IP地址,域名的服务主机发出数据访问请求;浏览器根据域名主机返回的数据显示网页的内容。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浏览器完成从用户处接收用户要访问的域名到从域名服务主机处获取数据的整个过程。 CDN网络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增加Cache 层,如何将用户的请求引导到Cache上获得源服务器的数据,主要是通过接管DNS实现,下面让我们看看访问使用CDN缓存后的网站的过程: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使用了CDN缓存后的网站的访问过程变为:用户向浏览器提供要访问的域名;浏览器调用域名解析库对域名进行解析,由于CDN对域名解析过程进行了调整,所以解析函数库一般得到的是该域名对应的CNAME记录,为了得到实际IP地址,浏览器需要再次对获得的CNAME域名进行解析以得到实际的IP地址;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全局负载均衡DNS解析,如根据地理位置信息解析对应的IP 地址,使得用户能就近访问。 此次解析得到CDN缓存服务器的IP地址,浏览器在得到实际的IP地址以后,向缓存服务器发出访问请求;缓存服务器根据浏览器提供的要访问的域名,通过Cache内部专用DNS解析得到此域名的实际IP地址,再由缓存服务器向此实际IP地址提交访问请求; 缓存服务器从实际IP地址得得到内容以后,一方面在本地进行保存,以备以后使用,二方面把获取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完成数据服务过程; 客户端得到由缓存服务器返回的数据以后显示出来并完成整个浏览的数据请求过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为了实现既要对普通用户透明(即加入缓存以后用户客户端无需进行任何设置,直接使用被加速网站原有的域名即可访问),又要在为指定的网站提供加速服务的同时降低对ICP的影响,只要修改整个访问过程中的域名解析部分,以实现透明的加速服务,下面是CDN网络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 作为ICP,只需要把域名解释权交给CDN运营商,其他方面不需要进行任何的修改;操作时,ICP修改自己域名的解析记录,一般用cname方式指向CDN网络Cache服务器的地址。 作为CDN运营商,首先需要为ICP的域名提供公开的解析,为了实现sortlist,一般是把ICP的域名解释结果指向一个CNAME记录;当需要进行sorlist时,CDN运营商可以利用DNS对CNAME指向的域名解析过程进行特殊处理,使DNS服务器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时可以根据客户端的IP地址,返回相同域名的不同IP地址;由于从cname获得的IP地址,并且带有hostname信息,请求到达Cache之后,Cache必须知道源服务器的IP地址,所以在CDN运营商内部维护一个内部DNS服务器,用于解释用户所访问的域名的真实IP地址;在维护内部DNS服务器时,还需要维护一台授权服务器,控制哪些域名可以进行缓存,而哪些又不进行缓存,以免发生开放代理的情况。 CDN的网络架构 CDN网络架构主要由两大部分,分为中心和边缘两部分,中心指CDN网管中心和DNS重定向解析中心,负责全局负载均衡,设备系统安装在管理中心机房,边缘主要指异地节点,CDN分发的载体,主要由Cache和负载均衡器等组成。 当用户访问加入CDN服务的网站时,域名解析请求将最终交给全局负载均衡DNS进行处理。 全局负载均衡DNS通过一组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将当时最接近用户的节点地址提供给用户,使用户能够得到快速的服务。 同时,它还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所有CDNC节点保持通信,搜集各节点的通信状态,确保不将用户的请求分配到不可用的CDN节点上,实际上是通过DNS做全局负载均衡。 对于普通的Internet用户来讲,每个CDN节点就相当于一个放置在它周围的WEB。 通过全局负载均衡DNS的控制,用户的请求被透明地指向离他最近的节点,节点中CDN服务器会像网站的原始服务器一样,响应用户的请求。 由于它离用户更近,因而响应时间必然更快。 每个CDN节点由两部分组成:负载均衡设备和高速缓存服务器 负载均衡设备负责每个节点中各个Cache的负载均衡,保证节点的工作效率;同时,负载均衡设备还负责收集节点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保持与全局负载DNS的通信,实现整个系统的负载均衡。 高速缓存服务器(Cache)负责存储客户网站的大量信息,就像一个靠近用户的网站服务器一样响应本地用户的访问请求。 CDN的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的保证。 它不仅能对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各种故障产生相应的告警,还可以实时监测到系统中总的流量和各节点的流量,并保存在系统的数据库中,使网管人员能够方便地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过完善的网管系统,用户可以对系统配置进行修改。 理论上,最简单的CDN网络有一个负责全局负载均衡的DNS和各节点一台Cache,即可运行。 DNS支持根据用户源IP地址解析不同的IP,实现就近访问。 为了保证高可用性等,需要监视各节点的流量、健康状况等。 一个节点的单台Cache承载数量不够时,才需要多台Cache,多台Cache同时工作,才需要负载均衡器,使Cache群协同工作。


收藏

推荐阅读: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阅读

解析CDN与IDC技术的结合点及其对网络技术的影响(cdn解析ip是什么意思)

CDN与IDC在网络安全中的角色与挑战探讨(cdn与idc的区别)

评 论
请登录后再评论